党建动态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党建工作 > 党建动态

走进西塘 走近南社

来源:苏州市职业大学 时间:2009-01-16 浏览数:

2009年11月15日,教育与人文科学系党总支开展“走进西塘  走进南社”党日活动。本次活动邀请了我系部分民主党派人士共同参加,活动氛围融洽,感受颇深。
西塘相传为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而建,“春秋的水,唐宋的镇,明清的建筑,现代的人”, 洋溢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特有的人文积淀。西塘古镇保护好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,是“江南水乡民俗文化”的圣地。  
西塘风景秀丽,是活着的千年古镇,更引起我们兴趣的是人才辈出,文化底蕴深厚。据统计,历史上这里曾出过进士十九人,举人三十一人。明代以来,有志书记载的九人,有著作留世的有一百零三人。
作为党员教师,我们参观了当代著名教育家赵宪初故居。赵宪初192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,后一直在南洋模范中学任教,直至退休。曾任上海市徐汇区副区长,上海市政协常委、副主席。在教学中,他主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,不以分数为唯一标准,在数学教学中,有自己的一整套教学方法,被誉为“赵三角”,他是上海市第一批特级教师,为教育界公认的“一代名师”。
  小小的西塘镇还出了不少杰出人物,如已故的上海市副市长倪天增,外交家韩古农、韩诗农,女作家汤雪华,清华大学教授范崇武,南社社员余十眉、郁佐梅、沈禹钟等,西塘的流水养育了代代英才,故土的文化造就了代代英才。
古镇参加南社的达18人之多,今年正好是南社成立一百周年纪念。一百年前,一批以柳亚子为代表的书生以“诗歌文学”结社,用笔作武器,传播民主、自由新思想,向封建专制王朝发起猛烈的批判,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不畏强权的独立人格与铮铮风骨。“文有南社,武有黄埔”,一文一武,所向披靡。
古镇有“南社遗墨”展,“南社资料”展,有许多党政要人、文化名人曾在这里驻留 ,如吴邦国、彭佩云、谢铁骊、苏舒阳、汪恕诚等。
今天的西塘在经济腾飞的同时,不忘文化建设。其民风古朴,自然和谐而。鸟瞰全镇,处处绿波荡漾,家家临水入影。晨间,小桥流水,粉墙高耸,瓦屋倒影。傍晚,渔舟唱晚,灯火闪烁,不知是人在画中游,还是画在心中移。推进文化建设,小镇大举动,可敬可佩,不失为南社革命遗风也!如今南社后裔,星散世界各地。南社风骨永存。
西塘的南社人在积弱积贫的中国晚清,发出最强烈的革命吼声,成为那个时代的杰出先行者。他们的部分理想,在今天已经实现,他们的未竟梦想,需要后来者去继续实践和实现。
我们来自南社发源地苏州,走进西塘,换一种角度走近南社,感受时代风云;我们是当代知识分子,走进西塘,看流韵百年风流铮铮,指引文人,感受正气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教育与人文科学系教工一支部供稿
二○○九年十一月十五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