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研平台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科研工作 > 科研平台

磁共振分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

时间:2024-10-21 浏览数:

 

概况

围绕地方产业需求,聚焦食品全产业链条的原料分析与品质调控、方便食品生产、果蔬储藏保鲜技术研发、食品精准营养与健康、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等几个主要研究方向,开展项目化教学、产业核心技术、关键共性技术的协同创新,实现“教学与实训、研究与开发、成果与转化、技术与产业”高度融合,形成产业链和创新链的重要交汇,推动食品产业人才需求以及成果转化规模化发展。

科研队伍

平台校内参与人员11人,校外人员3人,其中具有博士学历人员5人,具有高级职称人员6人。设立有创新合作中心、项目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中心,具体人员安排如下:

 

科研成果

目前,已获批国家项目1项、省项目2项、博士后基金1项、市级项目4项、横向课题3项,累计经费148.84万元,发表论文10篇、授权专利3项,聘江苏省产业教授1名、建设校外基地1个、学生省级比赛获奖1项。

 

社会服务

结合预制菜产业的需求,开发适合不同口味和食材的酱料制品及预制菜产品,提高酱料的品质和安全性,为预制菜行业提供新的增值服务和产品创新。

研发方向

1) 原料分析与品质调控

研究食品原料的化学组成、物理特性及其对最终产品品质的影响。

开发和优化原料品质的检测、评估和调控技术。

2) 方便食品生产技术

研究和开发新型方便食品的加工工艺,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、快捷和美味的需求。

探索延长方便食品保质期的方法,同时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。

研究方便食品包装材料的创新,以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便利性。

3) 果蔬储藏保鲜技术

研究果蔬储藏过程中的生理变化,以及这些变化对果蔬品质的影响。

开发高效的果蔬保鲜技术,减少采后损失,延长货架期。

探索智能储藏系统,利用物联网技术监控和优化储藏条件。

4) 食品精准营养与健康

研究食品成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,包括营养素、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机制。

开发个性化营养解决方案,根据个体的遗传背景、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定制食品。

研究食品与慢性病预防间的关系,推动健康食品开发。

5) 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

研究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因素,如微生物污染、化学污染等。

开发优化食品检测技术,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。

研究食品供应链的管理和监控,以提高食品质量控制的效率和效果。